分類:薪資透明

獨家專題

去年狂領 52 月年終,今年領多少?長榮海運歷年年終獎金、薪資福利大揭秘

疫情時期,航運業成為全球經濟的中流砥柱。長榮海運的獲利連年爆發,在 2021 年發放高達 40 個月的年終獎金,2022 年考績最好的員工更可領 52 個月,成為了台灣員工心目中的夢想企業。究竟 20
獨家專題

2023 年台灣國際品牌價值獎,華碩、趨勢科技等上榜企業薪水獨家揭秘!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的「2023 年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價值」委任國際機構 Interbrand 進行,涵蓋了企業財務分析、品牌經營管理的質化評估。2023 年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前 25 名的總價值高達 1
獨家專題

缺工只是假議題?餐飲、零售營業額創新高,你的薪水卻沒有漲

近日,經濟部公布了 2023 年 10 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報告,顯示疫情過後,觀光客回流,加上年底採購需求,台灣的內需急速起飛。然而,亮眼的數字背後,隱藏著巨大問題。經濟部報告指出,零售業營業
獨家專題

用你的肝換景氣復甦!2023 年平均薪資出爐,這產業加班時數連增 3 月!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 2023 年 1 至 9 月薪資統計,員工經常性薪資為 45,427 元。受到全球景氣及物價影響,今年 Q1 至 Q3 的實質總薪資倒退 0.78%,為 7 年來首見!根據製造業的
獨家專題

【台達電薪水】台達電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前陣子傳出「招無人」的台達電,近日採取積極行動,進入大學搶人才!到底為何一樣都是資訊科技業,台積電與台達電的招募狀況卻差那麼多呢?真的是半導體業稱王嗎?還是薪水福利真的有差?又或者其實只是受知名度影響
獨家專題

2022 基本工資公告,最低薪資 25,250 元!2022 月薪、時薪新制完整整理

2021 年九月《比薪水》以「工作中你最在乎的事?」為題進行調查,針對「薪水制度」的調查結果顯示,有 60.6% 的員工表示,比起年終獎金、績效獎金、三節獎金,「每年調薪」更為重要。由此可見,上班族對
獨家專題

【和碩薪水】和碩聯合科技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一提到科技業,大家直接想到的就是「科技新貴」、「百萬年薪」,尤其近年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有著亮眼的表現,讓大家對於科技業又有更多的想像與期待,但除了半導體業,其實台灣的「電腦週邊」相關業,在國際上也
獨家專題

【聯發科薪水】MTK 聯發科技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聯發科釋出 2000 名職缺!」、「碩士畢業生年薪上看新台幣 200 萬元!」、「轉職獎金最高 25 萬元!」近期聯發科大舉徵才,各個消息、薪資福利都吸引著大眾的目光。在台灣半導體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
獨家專題

【緯創薪水】緯創資通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繼上一篇《【華碩薪水】ASUS 華碩電腦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帶大家把眼光從半導體身上轉移,今天一樣也要來介紹同為「資訊科技產業」的電腦製造公司——緯創資通。緯創主要著重在資訊及通訊產品的設
獨家專題

【華碩薪水】ASUS 華碩電腦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同為「資訊科技產業」但每每高薪話題的版面都是半導體公司的,這次把機會讓給同樣也為台灣帶來不少關注的電腦製造公司,而說到台灣電腦,第一個想到的品牌就是 ASUS 華碩啦!身為台灣知名品牌的華碩,一直以來
獨家專題

【聯電薪水】UMC聯華電子2021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深受關注,除了產業發展性高之外,薪資也是另一個吸引人的關鍵,本篇將針對台灣第一家半導體公司「聯電」來進行薪資統計分析,一起來看看半導體老祖宗聯電的薪資待遇,進一步瞭解
獨家專題

【群創薪水】群創光電2021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文/比薪水 比薪水以「翻轉資訊不對稱」與「薪資透明化」為核心理念,打造「以人為本」的薪資查詢服務,幫助台灣求職者們瞭解自身的市場身價,藉此選擇更好的工作機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友達...
獨家專題

【友達薪水】AUO友達光電2021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文/比薪水 比薪水以「翻轉資訊不對稱」與「薪資透明化」為核心理念,打造「以人為本」的薪資查詢服務,幫助台灣求職者們瞭解自身的市場身價,藉此選擇更好的工作機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日傳出台...
獨家專題

【ASML薪水】ASML台灣艾司摩爾2021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文/比薪水 比薪水以「翻轉資訊不對稱」與「薪資透明化」為核心理念,打造「以人為本」的薪資查詢服務,幫助台灣求職者們瞭解自身的市場身價,藉此選擇更好的工作機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半導體相關...
獨家專題

「銀行業」熱門公司月薪、年薪大揭曉

文/比薪水 比薪水以「翻轉資訊不對稱」與「薪資透明化」為核心理念,打造「以人為本」的薪資查詢服務,幫助台灣求職者們瞭解自身的市場身價,藉此選擇更好的工作機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轉職潮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