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非主管年薪大公開,與證交所公告相比竟到差兩倍!

近日高喊奧運金牌獎金該給 1 億郭台銘郭董,因這話佔盡各大新聞版面,身為鴻海集團創辦人的他,過去也曾多次在媒體前表示自身對於人才的重視,也曾強調鴻海是「政府認證」的高薪企業,希望獲得優秀人才的青睞。&nbsp...

鴻海-薪水

目錄

  • 鴻海薪水:證交所 vs 比薪水

近日高喊奧運金牌獎金該給 1 億郭台銘郭董,因這話佔盡各大新聞版面,身為鴻海集團創辦人的他,過去也曾多次在媒體前表示自身對於人才的重視,也曾強調鴻海是「政府認證」的高薪企業,希望獲得優秀人才的青睞。

 2021 年 6 月,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布了 109  年上市公司非主管職員工薪資資料,鴻海與鴻海旗下的鴻準都排進了年薪前 10 名,該份資料指出,鴻海「非主管職」員工平均年薪為 241.7 萬元,讓一堆人喊:「這非主管職?我才不信!」、「我又拉低了誰的平均?」

至於年薪中位數則為 166.2 萬元,雖比起 200 多萬的年薪,感覺稍微接地氣一點,但對於非主管職員工的大眾來說,還是很難點頭認同這份統計報告能反映出真實員工的薪資狀況。

以追求「求職市場資訊透明」的台灣薪資查詢網站《比薪水》,特別公開鴻海員工自主回報的薪水統計結果,期待透過資訊的對比,有機會讓大眾更瞭解真實的薪資狀況。


鴻海薪水:證交所 vs 比薪水

根據鴻海員工自主回報於比薪水之薪資情報,統計 751 筆有效資料,已剔除極端值的統計結果如下:

鴻海平均年薪為 920,919 元,年薪中位數則為 840,000 元,至於平均月薪則是 53,669 元,月薪中位數為 52,000 元,每日平均工時為 10 小時。

證交所公告「非主管職」員工平均年薪為 241 萬元,比薪水統計的平均年薪為 92 萬元,兩者之間相差了 2.6 倍;若以年薪中位數來看,證交所公告為 166 萬元,比薪水則是 84 萬元,兩者也相差了 1.9 倍,看來證交所公告所呈現的年薪,確實與實際員工的真實狀況有著明顯的落差,這也說明了為何大眾總是在看到類似的報告時覺得無感。

不過,雖然證交所公告的平均薪資,與員工回報的相差甚大,但在比薪水的薪資資訊中,確實有看到幾筆年薪相當可觀的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以下 3 筆薪資資訊,年資皆為 2 年以上,為保護分享者不便提供實際年資資訊。)

TOP 1:在新北市工作的 EPM,年薪180 萬。
TOP 2:在臺北市工作的 PM 專案經理,年薪 144.5 萬。
TOP 3:在新竹市工作的 PM 專案經理,年薪 136 萬。

鴻海年薪:證交所與比薪水比較。(圖片來源/比薪水)
鴻海年薪:證交所與比薪水比較。(圖片來源/比薪水)

至於員工福利,比薪水進一步分析鴻海員工薪資情報的結果顯示,有 42% 人對「年終獎金」有感,有 26 %的人覺得公司有「辦公室政治」的狀況,有 22 %的人則覺得「無明確升遷管道」。

針對這樣的內部狀況回報,比薪水認為這三點是大部分台灣大型企業普遍都有的狀況,能夠成為大型企業,基本上公司一定是擁有穩定的營收,因此通常在「年終獎金」上多少可以讓員工感受到誠意。

至於「辦公室政治」與「無明確升遷管道」真的是每間大型企業、公司最難克服的問題。公司越大員工自然就越多,就會需要透過分級或分部門來管理員工,龐大的組織就易造成資源競爭或是部門文化差異,導致辦公室政治的產生;而另一方面人越多的地方,「人情味」就會越重,有時公司明明有制定好升遷制度,但因為績效或考核還是受限於人,制度就會淪為虛設。

這也是為何現今越來越多年輕人對於新創公司或外商公司較感興趣的很大關鍵,因新創相較於大企業,公司組織較為扁平,且較有「勞資對等關係」的意識;至於外商為何深受喜歡,以升遷管道最明確的日商 UNIQLO 舉例, UNIQLO 明文規定每 3 個月就有一次考核升遷機會,透明的升遷制度讓人可以清楚的規劃自身的目標,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對新鮮人、充滿抱負的工作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每個產業、公司的文化都不同,我們經常在說「沒有最好的公司,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統計報告所呈現的內容,是想幫助大眾從另一個角度來獲取資訊、了解勞方的真實感受,讓求職者可以握有多方的資訊,藉此讓自己在選擇上有更多的評估與參考。

鴻海精密工業薪資統計報告。(圖片來源/比薪水)
鴻海精密工業薪資統計報告。(圖片來源/比薪水)

查看鴻海精密工業薪水情報

-> https://salary.tw/c/3Nan

查看其他薪資統計報告

【ASML 薪水】ASML 台灣艾司摩爾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群創薪水】群創光電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友達薪水】AUO 友達光電 2021 最新薪資統計報告

作者頭像
比薪水以「翻轉資訊不對稱」與「薪資透明化」為核心理念,打造「以人為本」的薪資查詢服務,幫助台灣求職者們瞭解自身的市場身價,藉此選擇更好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