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麼談加薪?先搞懂「獎金」與「底薪」之間的神秘關係!
文/ Alvin 林渙恩 近期發現一個滿有意思的狀況,就是「獎金」與「底薪」之間的神秘關係。 最近我在臉書與 Linkedln PO 了一篇文章,內容為: 「獎金是能力;底薪是尊重」 先有尊重, 才有機會得到能力。如果你...
文/ Alvin 林渙恩
近期發現一個滿有意思的狀況,就是「獎金」與「底薪」之間的神秘關係。 最近我在臉書與 Linkedln PO 了一篇文章,內容為:
「獎金是能力;底薪是尊重」 先有尊重, 才有機會得到能力。如果你擔心給了尊重卻沒遇到人才,回頭看看績效審核方式才對, 而不是把尊重拿掉啊喂。
也許是大家長期受到台灣低薪問題的迫害,亦或是業務類的「底薪」普遍被壓得太過殘忍,使得這篇 PO 文在臉書與 Linkedln 上造成了一些好的迴響。
尤其是在 Linkedln 上的數據值得一提:5天的時間,觸及 4,671 位訪客,得到 105 則響應。
拜託平常本魯的 Linkedln 貼文頂多是 10 來個響應而已,這一波刷起來也是重新顛覆了我的小小三觀(本魯的三觀真的很容易被顛覆),今天我主要想針對這則 PO 文來聊聊自己對「獎金」以及「底薪」的看法。
我相信大家對於「獎金」以及「底薪」都會有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尤其我在職場上很常聽到一種聲音:
底薪不重要,業務就是要靠獎金、看年薪才是重點!
說實話,這句話講得太對了!不是嗎。
因為你如果問 10 個 Sales 說:「你為什麼想當 Sales 」?
通常有 9 個會回你:「我想賺更多錢」!
而有 1 個會回你:「我喜歡跟人家聊天」…?
但不是你喜歡跟人家聊天就適合當業務啊喂!(離題)
沒錯,想賺更多錢通常就是做 Sales 的核心原因。
既然可以靠獎金賺更多錢,那幹麻要在意底薪有多少?反正我最後拿到的薪水就是比拿固定薪水的人多!反而我更應該在意產品的銷售容易度,與獎金提撥的%數,這些才是我薪資的主要來源啊。
其實我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也是這樣想:
只要我努力,把業績目標完成,公司不會虧待我。
這個論點肯定沒有錯,當你在一家公司付出了全力,一步步完成了公司賦予你的任務與目標,為了獎勵你的辛苦,為了讓你忠心不二,公司肯定會提供「獎金」來犒賞你,自然而然你就不會太在意「底薪」的問題,就像上面提到的,你在這間公司當然會覺得年薪有多少才是重點。
但請容我提醒你,人一生,平均轉職 8 次。
我們來試想一個狀況,如果你從原本的公司離職後,你找到了一家中大型公司的面試機會,面試過程非常順利,面試你的主管非常賞識你的能力與經歷,你順利挺進了最後一關,就是與 HR 面談,這時候通常都會聊到一個敏感的話題,就是:
「你在前東家領多少薪水,你希望在新東家拿多少薪水?」
其實這個敏感問題,還藏著一個令人尷尬的真實狀況,如果你說:
「我在前東家平均年薪為 80 萬左右,在新東家我希望能提升到年薪 100 萬」。
嗯,一個 20% 左右提升幅度,非常不錯,你正猜想著(應該差不多吧)(這樣的提升幅度 HR 應該會接受吧)。此時最尷尬的狀況來了
HR 冷不防丟出一句
:「那你的薪資結構是如何組成的呢?」
:「嗯… 底薪是 30 萬,其餘 50 萬都是獎金。」
:「那好,我們的獎金如果你努力一定可以拿超過 50 萬一年,在目前底薪不變的情況下你是有很高機會能年薪百萬的唷,但我覺得你很不錯,我可以幫你將底薪調高到 35 萬一年,剩下的靠獎金,以你的能力肯定能拿超過 65 萬一年,沒問題的。」
這個場景相信大家都是似曾相識,HR 也不是吃素的啊!現在市場這麼微利,能省下一些固定成本肯定是最棒的了。
最後你接受了這份工作,你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在新東家拿到一年超過 65 萬的獎金!而底薪也從原本一個月 25,000 元提升到了一個月 29,167 元,你很開心,因為底薪增加了 4,167 元!
這時候你剛出社會 3-4 年,獎金能不能順利拿到一年 65 萬我不知道。
但在你又換了一兩份工作之後,此時你已出社會將近 10 年,你開始發現,底薪竟然一直停留在 35,000 左右,加上你打死也不想走吃力不討好的管理職,那這個 35,000 元的底新,就有可能就會跟著你一輩子了。
凍漲的原因,在於「底薪」與「獎金」站在公司立場上有著根本的不同:
「底薪」公司列為固定成本。
「獎金」公司列為變動成本,而且不可能賠錢只有少賺。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想要將公司的固定成本提升,這個決策對老闆來說肯定是不容易的,我傾向「底薪」不應該只是參考前東家的數字來做加減,最重要的是公司自己要有一套對人才待遇的準則,這套準則代表著公司在市場上對人才的「尊重」。
「底薪」給到「尊重」,公司也才更有機會能找到真正具有能力的人,才能有效解決高離職率、一天到晚新人教育訓練的窘境。我無法明確的跟你說多少底薪是有尊重到求職者,但我想離職率是一個滿值得參考的指標。
「獎金是能力;底薪是尊重」 先有尊重, 才有機會得到能力。
如果你擔心給了尊重卻沒遇到人才,回頭看看績效審核方式才對,
而不是把尊重拿掉啊喂。
雖然今年整個景氣慘兮兮,每個創業家與老闆都勒緊褲頭,壓力山大。
希望全世界的景氣能夠漸漸回暖,台灣的就業環境也能夠越來越好,期許勞資雙方能一同努力,一個好的就業環境不單單只靠老闆們「加薪」,我們領薪水的也要能幫自己「加值」,才能一起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