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薪水-升遷-工程師接案-自僱-2025
·

薪資縮水又卡升遷,2025 年科技業瘋自僱接案!

《比薪水》統計,2025 年科技業 65.5% 不滿全職者想轉為自僱!本文解析科技業接案原因、寫程式接案模式、 AI 工具如何提升接案穩定。

ASML-艾司摩爾-薪水-薪資結構-年終獎金-AI-2025

ASML 年終暴增 31.7%!外商凍薪裁員,他們為何加薪搶才?

台灣 ASML(艾司摩爾)薪水全面上調,年終暴增 31.7%!《比薪水》深入解析 ASML 薪資結構、調薪關鍵、未來展望。

2025.04.08
電信業-資安工程師-電信工程師-通訊工程師-薪水

搶進 5G 藍海!電信業薪水逆勢成長,「這兩類」人才最搶手

5G 熱潮帶動電信業逆勢成長!電信與資安工程師成搶手人才,《比薪水》揭露 2025 薪資趨勢,掌握高薪機會別錯過!

2025.03.25
2024-2025-科技業-裁員

2024 年全球科技業裁員總結!台灣逆風生存,如何面對 2025 年 AI 轉型?

2024 年全球科技業裁員潮持續,Meta、特斯拉、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引領轉型,AI 浪潮與產業結構重塑。台灣科技業展現韌性,半導體穩健成長,新創 AI 應用表現亮眼,而 2025 年台灣又該如何迎接 AI 挑戰?

2025.01.07
文組無用論-文學-文組出路-後悔讀文組-AI

「文組無用論」是真的嗎?AI 時代來臨,文組出路反而更吃香

大專院校文學院人數下滑,「文組無用論」甚囂塵上。學生開始迷茫,有的後悔讀文組,有的緊張文組出路。在生成式 AI 面前,文組是否無用?如果你這麼想,或許對 AI 有所誤解。

2024.11.06
IT工程師薪水-軟體工程師薪水

全球 IT 就業市場泡沫化?台灣工程師不用擔心,但這不是好事

近日,國外出現全球 IT 工程師薪水泡沫化的論點,引發業界爭論。不過,無論未來怎麼發展,台灣也不太會受影響,因為 IT 工程師薪水早已「降無可降」。

2024.08.23
微軟-裁員-ai-dei

微軟等科技巨頭縮編 DEI 團隊,竟埋下 AI 發展重大隱憂?

微軟、Google、Meta 等大型科技企業縮編 DEI 團隊,竟埋下 AI 發展隱憂!《比薪水》分析為何 DEI 對 AI 不可或缺,以及值得台灣反思的歐美案例。

2024.08.12
ai-台灣-焦慮-調查-2024

比薪水報告》台灣沒有 AI 焦慮?僅 21% 勞工怕被取代,遠低於他國

近年,AI 發展速度直線上升,AI 焦慮成為職場新議題。然而,《比薪水》的獨家調查顯示,台灣勞工的 AI 焦慮指數其實不高!

2024.07.20
ai-台灣-調查-2024

比薪水報告》還沒準備好迎接 AI?台灣僅 21% 勞工認為自己擅長 AI 技能!

《比薪水》因應 AI 浪潮,發表〈2024 年台灣勞工 AI 看法與焦慮調查〉。有別於以往針對「企業」的 AI 應用調查,目標為了解「勞工」對於 AI 的看法,分析勞動市場真實現況。

2024.07.19
appier-沛星-ca-sw-薪水

AI 新創 Appier 薪水福利大公開!熱門職缺 CA、SW 深度分析

AI 新創 Appier 薪資結構、福利待遇大公開!《比薪水》揭秘 Campaign Analyst 和 Software Engineer 薪水情報、工作行情,助你掌握求職先機。

2024.07.12
巨大機械-捷安特-薪水-薪資結構-AI-輝達

【AI 產業專題】黃仁勳唯一點名傳產,AI 如何賦能巨大機械?

巨大機械是輝達唯一點名的傳統產業,積極導入 AI 智慧製造,迎接工業 4.0。《比薪水》深度分析巨大機械的數位轉型、薪資結構、未來挑戰。

2024.06.18
amd-薪水-薪資結構-ai

【AI 產業專題】AMD 超微傳扎根南部,六都科技業薪水排名再增變數

AMD 超微來台投資 AI 研發中心,台南、高雄市府極力爭取。《比薪水》揭開 AMD 薪資結構,分析南台灣科技業薪資走勢。

2024.06.12
鴻海合作輝達建立高雄AI算力中心-薪資結構

【AI 產業專題】鴻海攜手輝達下高雄,AI 將帶領鴻海走向何方?

鴻海攜手輝達,於高雄成立先進算力中心,推動電動車與 AI 技術發展。《比薪水》解密鴻海薪資結構、福利待遇,並獨家訪問員工對鴻海的未來期許。

2024.06.12
AI供應鏈-產業趨勢-輝達-黃仁勳

【AI 產業專題】台灣 AI 供應鏈懶人包!黃仁勳點名的 43 間企業在做什麼?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盛讚台灣是全球 AI 產業核心,《比薪水》介紹輝達點名的 43 間企業如何在 AI 供應鏈各司其職,帶你瞭解 2024 年 AI 產業趨勢。

2024.06.07
生成式AI-取代-工程師

只會寫程式還不夠!AI 時代的生存法則是什麼?

生成式 AI 的影響已不分產業,就連年薪 300 萬的工程師也害怕被取代。《比薪水》聯手 AI 專家林鼎淵,告訴你 AI 時代的生存之道。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