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蓬勃正發生!台灣職場新趨勢,勞工內在心理健康有一套
2025 年,台灣職場興起「安靜蓬勃」新趨勢!30% 勞工設定工作生活的界限,43% 重視有意義的工作。《比薪水》揭秘勞工如何在職場找到平衡,增加工作滿足感,以及企業提升職場心理健康的方式。

2025 年,台灣職場文化正在改變。下班後關閉群組通知、主動安排休假,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背後是新的工作哲學:安靜蓬勃。
什麼是安靜蓬勃?
安靜蓬勃(Quiet Thriving)的意思是主動在職場找到目標,內心保持平靜、發現工作樂趣,講求內在動機、滿足感、持續生產力,是勞工面對「壞」職場環境的應對機制。
安靜離職只做最低要求,安靜蓬勃則發現工作意義,同時保持個人界限。不過勞、不怠工,藉由小小的改變提升工作滿足感,主動創造好的職場體驗。
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最受重視
「設定工作與生活界限」(30.4%)是台灣勞工的主要策略。越來越多人下班不看 LINE、抗拒 on-call 文化、選擇兼職接案等非典型工作,顯示長工時文化開始鬆動。明確的時間分配,使工作更專注、休息時徹底放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成為職場顯學。

「專心完成當下任務」(27%)排名居次。台灣職場常見的多工文化使人疲憊,專注於任務能減少焦慮、降低錯誤率,對於外務心無旁騖。企業可以協助員工維持專注,例如減少非必要的會議,以降低工作時的干擾。
有意義的任務帶來滿足感
安靜蓬勃的重點是以「小而可實現的改變」來找到工作滿足感,「完成有意義的任務」(43%)是最重要的滿足感來源。勞工需要目標來對抗倦怠,知道工作有意義、影響力。如何確立、派發任務,將成為人力管理的新重點。

「積極學習新技能」(24%)、「確立個人職涯目標」(20%)為二、三名,提升工作滿足感的主要方式。持續學習讓人在工作中保持新鮮感,而擁有穩定的職涯規劃,知道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則給人前進的方向。
內部培訓課程、線上學習平台、外部研習補助,都可以滿足學習需求。在職涯規劃方面,績效面談、導師制度、清晰的升遷路徑,能幫助勞工看見未來發展方向,提升滿足感。
安靜蓬勃提升心理健康,企業也應跟上腳步
台灣職場悄悄轉變,安靜蓬勃為勞工找到了內心的平靜,也是面對高壓職場的抵抗。
勞工重新定義與工作的關係,企業也應該跟著思考,如何創造有益心理健康的工作環境,而不是將責任丟給勞工。營造積極的環境,給予勞工安全和價值感,才能使安靜蓬勃取代離職,讓人才留得長久。
安靜蓬勃是應對機制,舒適職場從企業改革開始,
馬上下載比薪水 App,找出氣氛良好的優質公司!
【延伸閱讀】
不請假才是問題!出勤主義不只拖垮公司,還有你的人生
74% 勞工身心出狀況,82% 支持心理假!職場心理健康迫待關注
有生理假卻不敢請?從台灣到西班牙,看制度如何影響女性職涯
員工除了薪水,最在意什麼?「這件事」助你招募頂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