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德國外派薪水合理嗎?揭開 75 萬年薪背後的真相
台積電外派德國技術員年薪 75 萬真的合理嗎?《比薪水》深入分析薪資結構、工作條件與生活成本,揭露語言人才被低估的真相,帶你看懂外派背後的管理問題。

許多人聽見「台積電外派德國」、「年薪 75 萬起跳」,第一反應可能是「好機會」。但,細看台積電外派德國的薪資結構、工作條件,會發現待遇未必理想。
台積電技術員外派德國薪水,為什麼有爭議?
台積電於 2025 年 4 月公開德國外派技術員職缺,因應歐洲市場需求與供應鏈策略。德國廠區位於德勒斯登,隸屬歐洲半導體聯盟(IPCEI)計畫。此次招募,即為支援新廠所設。
根據職缺說明,德國外派技術員須在黃光無塵室、辦公室之間穿梭,執行晶圓盒作業、線上派工系統監控,以及協助德語溝通與人才訓練。語言要求為德文 B1,派任前還需接受 1 至 2 年的國內訓練,再外派德國至少兩年。職稱雖為技術員,實際內容還包含訓練支援,對語言技能、跨文化能力有不小要求。
從薪資結構來看,日班月薪 32,000 元,夜班 43,000 元。即便另有分紅、語言獎金與外派津貼,平均年薪達 75 萬元,但採四班二輪制,每班長達 12 小時、日夜輪替。與其他企業的德語外派職缺相比,工作強度偏高,回報卻未有明顯優勢。
從待遇到生活成本,台積電外派德國確實存在問題
市場上許多德語外派職缺,開出的待遇比台積電優渥得多。以某科技公司徵求駐德國法蘭克福的國外業務專員為例,月薪 11 萬起,固定日班、週休二日、不需輪班,語言要求也是德文 B1。條件相近,但薪資與生活品質落差明顯。
要在德國生活,還有許多隱性成本,包括交通、物價,以及文化調適壓力。如果台積電未提供完整的生活補助、稅務協助,外派技術員可能面臨「高工時、低實質所得、低生活品質」的狀況。
全球市場競爭激烈,台積電外派德國值得嗎?
台積電長期採用高工時、高壓力的管理方式,把將時間、紀律視為效率保證,卻在海外碰壁。此次台積電徵德國外派技術員,並未考慮當地勞動環境,只是複製「台灣模式」,忽略了當地對勞權、生活品質與工時彈性的重視。
回顧美國亞利桑那設廠經驗,當地工會強烈表達不滿,批評台積電忽視當地法律與勞工權益。德國號稱擁有「全球最嚴格的勞動法規」,勞權也是全民共識,若台積電持續以舊思維處理外派、德國人才管理,只會惹來更多阻力。
台積電應重新理解各地制度、文化,從根本改變對「管理」的認知。
正在考慮外派工作?
馬上下載比薪水 App,看看外派員工怎麼說!
【延伸閱讀】
台積電歧視美國員工爭議延燒,美國、台灣怎麼看?
台積電德國徵才面臨「三大挑戰」,如何化危機成為轉機?
台積電企業文化爭議不斷,美國、日本、台灣廠三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