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 萬非典型就業青年無正職,美食外送員權益如何保障?

台灣出現非典型就業趨勢,非典型勞動類型也包括了近年興起的美食外送員。非典型就業定義是什麼?為什麼非典型就業青年逐年增加?美食外送員是否有法律保障?

非典型就業-定義-統計-勞動類型

目錄

  • 非典型就業定義是什麼?
  • 非典型就業如何在台灣崛起?
  • 美食外送員有法律保障嗎?
非典型就業-定義-統計-勞動類型
非典型就業青年增加,美食外送或自由工作者皆為此種就業型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 112 年人力運用調查,數據顯示台灣非典型就業統計人數高達 80.6 萬,創下 4 年來新高,占全體就業人數 7.01%。25 至 44 歲的青壯族群當中,非典型工作者人數則為 23.3 萬。根據 2022 年統計,美食外送員共 14.5 萬人,現在仍為非典型工作者中的大宗。

非典型勞動類型,以及非典型就業例子有哪些?為什麼非典型就業青年的人數逐年增加?非典型雇用勞工該注意哪些事情?

非典型就業定義是什麼?

根據洪瑞斌的研究,非典型就業(atypical employment)的定義為:

建立於非典型僱用關係的一種工作型態,亦即非全時、非長期受聘僱於單一雇主或一家機構的關係。簡言之,非典型就業者就是指全時薪資就業人員(full-time wage employees)以外的工作者,我國係指每日工作滿 8 小時或每周工作滿 40 小時稱之。

換句話說,非典型就業定義包括了派遣、約聘、臨時工、計時人員、自由接案者等工作型態。例如,現在隨處可見的美食外送員,就是非典型就業者。

🔍 德商 foodpanda_富胖達股份有限公司 薪資情報

🔍 uber eats_優食台灣股份有限公司 薪資情報

非典型就業如何在台灣崛起?

109 年 5 月, 非典型就業人數為 79.9 萬,占全體就業人數 6.97%。與當時相比,112 年的非典型就業人數多出了約 7,000 人,而這些工作者「想改做全時、正式工作之比率」也正在下降,其中更有 15.3% 的人從事非典型工作是因為「偏好此類工作型態」,顯示越來越多人享受這種彈性、多元的就業模式。

疫情時期,非典型就業的人數持續增加,許多勞工轉去做美食外送員,數位轉型更使自由接案的遠距工作者劇增;疫情過後,餐飲、住宿等產業缺工,許多企業選擇以臨時工補足人力,非典型就業者持續上升

不過,台灣的非典型就業尚在萌芽階段,人數比例仍然遠低於日本的 36.9%、韓國的 37.0%,也尚待勞動部研議更詳盡的相關法律、服務。

2023 年,勞動部通過了「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其中「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已經將非典型就業青年納入範圍內,新北市也有「非典型勞動青年轉正職計畫」,提供輔導與就業機會,進一步的保障和支持指日可待。

美食外送員有法律保障嗎?

根據勞動部統計,去年美食外送員的人數為 14.5 萬,三年內成長了 10 萬,速度非常驚人。非典型就業者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之中,也越來越多遠距工作者線上承接各個國家的案件,卻難以提出金流或收入證明,申請文件時頻頻受阻。

以美食外送員來說,無論視為「承攬」或者「約僱」,都會使得外送員損失不同權益,學界已有專家提出「訂定專法」來解決問題,正式將外送員視為法律上的「勞工」。

其他非典型就業者也是如此,因為沒有明確雇主,不受現有的勞動體制保障。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也曾指出,應該另立《派遣專法》、《部份工時勞工保護法》解決問題。

如果勞工的雇主並非固定,《比薪水》建議加入職業工會保障權益,但務必選擇對應職業的公會(例如自由譯者加入翻譯工會),避免職業災害發生時求償受阻。

如果是跨國遠距工作,並且有固定雇主,我們也建議透過本地的名義雇主(Employer of Record)合法僱用,即可擁有正常的薪轉記錄、勞資協議,以及台灣公司的聘用記錄。


佛心雇主不知上哪找?
馬上下載比薪水 App,查詢勞工最真實評價!


【延伸閱讀】
下班時間回覆老闆訊息是否算加班?
雇主不想付資遣費,以改變職務內容的方式逼迫勞工自請離職,怎麼辦?
2024 年請假全攻略!最多可連休 12 天,補班新制上線!勞工必知國定假日懶人包

作者頭像
比薪水以「翻轉資訊不對稱」與「薪資透明化」為核心理念,打造「以人為本」的薪資查詢服務,幫助台灣求職者們瞭解自身的市場身價,藉此選擇更好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