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性平怎麼解?48% 管理層男多女少,65% 認為婚育假阻礙職涯
《比薪水》發表 2025 年台灣職場性別平等問卷,分析職場性別平等現況。調查發現,近半數勞工所處職場管理層以男性居多,生理假制度也有性別爭議,職場性別平等尚待改善。

《比薪水》發表職場性別平等問卷,分析台灣職場性別平等現況。調查發現,近半數勞工所處職場管理層以男性居多,生理假制度也有性別爭議,職場性別平等尚待改善。
48.7% 表示管理層男多女少,科技業性別失衡最嚴重
《比薪水》調查顯示,48.7% 受訪者認為職場管理層男多女少。無意識偏見可能導致在同等條件下,男性更容易被視為適合管理的人選。

以產業別分析,資訊科技業男多女少現象明顯,63.7% 受訪者指出男性主管居多;工商服務業則有 49.7% 認為女多男少。各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可能已經建立了特定性別結構,或者專業領域的性別分布不同。

50.5% 認為性別不影響升遷,傳統產業落差最大
性別是否影響升遷?調查顯示,50.5% 認為沒有影響,39.1% 覺得男性較有優勢,反映了台灣職場仍然存在的「玻璃天花板」現象。

以性別來劃分,女性有 42.6% 認為男性在升遷上較有優勢,男性則有 33.7% 持相同看法。

若分成產業來看,則有明顯差異:傳產製造業中,認為男性較有優勢者達 46.8%,遠高於民生服務業的 27.4%,突顯傳統產業的性別平等程度較低。

只有 2.2% 認為台灣職場非常性別平等
42.3% 勞工認為台灣性別平等程度普通,但有 36.6% 認為不太平等,選擇非常平等者最低,僅 2.2%。

不同性別感受有所差異。女性有 43.6% 認為不太平等,明顯高於男性的 31.76%,顯示女性對性別不平等感受更強烈。

即便法規明訂性別平等原則,部分企業仍可能無視,台灣勞動監督與懲罰機制仍有漏洞。
70.1% 男性支持生理假不分性別,58.9% 女性認為天數太少
不同性別對生理假政策看法明顯不同。70.1% 男性支持生理假不分性別適用,而女性僅 37.7% 持相同意見。

現行生理假天數為「每月 1 日」。詢問勞工是否足夠,有 42.5% 認為天數太少,39.6% 則覺得剛好。

剔除「不清楚」選項後,以性別做劃分,女性有 58.9% 希望增加生理假,男性也有 30.8% 認同。

而針對薪資規範,53.3% 勞工支持生理假改為不扣薪,39.1% 認為該維持現狀。

剔除「不清楚」選項後,女性 64.1%、男性 57.6% 選擇應獨立計算,不扣薪,意見分佈不太受性別影響。

64.5% 認為婚育假阻礙職涯,制度可能淪為形式
64.5% 勞工認為請育嬰假、陪產假等法定婚育假別會阻礙職涯發展。即使是法律保障的權利,勞工仍擔心會對升遷、考績等有負面影響。這種顧慮,可能影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女性有高達 81.9% 感受到婚育假對職涯的負面影響,男性則相對分歧,只有 61% 持相同看法,11.2% 樂觀看待婚育假能幫助職涯。根據填答者回饋,女性面試時經常被詢問生育計畫,男性則較少遇到相關問題。

此外,男性在生理假、婚育假的「不清楚」比例均高於女性,可能為缺乏直接經驗、資訊不流通所致。女性也有相當比例不清楚自身權益,應加強政策宣導,尤其針對不受影響的性別,以促進職場性別平等討論。
51.8% 認為職場性平責任在企業,待遇及生活平衡都很重要
調查顯示,51.8% 受訪者認為推動職場性別平等的主要責任在企業,遠高於政府(23.9%)和社會大眾(19.9%),制度改革應由用人單位主動進行。

要改善職場性別平等,在可複選最多三項的調查中,統計顯示勞工最需要公平升遷機會(65.7%)、彈性工作安排(58.2%)。第三名育兒友善措施(47.26%)雖然未過半,比例仍然突出。
現代職場性別平等已不只是「待遇平等」,還要回應「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促進職場性別平等的四大策略
許多填答者反應,現行制度立意良善,執行卻有諸多障礙。「請生理假時,經常被質疑、標籤化」、「男性擔任照顧者時,被冷眼『怎麼是你請育嬰假』」等問題層出不窮。根據本次調查的開放式回饋,以及國內外研究、制度,《比薪水》建議以下四項策略:
「健康假」取代「生理假」
「健康假」的概念並非表示生理需求完全相同,而是承認各種健康需求,拓展假別定義。不必說明私人健康問題、減少標籤化,保障勞工身心健康。
半強制雇主修習性平課程
政府可與民間合作,針對雇主開設性平課程,內容包括:性別意識、歧視行為識別、違規罰則。雇主完成課程,為申請政府補助、標章認證(如性平企業標章)的必要條件。
徵才、升遷引入匿名初審制度
將徵才與升遷的初步階段,改為去除姓名、性別、年齡資訊的匿名履歷(Blind Resume),審查經驗與能力,減少潛在性別偏誤。研究顯示,匿名履歷能有效降低無意識偏見。
小型企業性平評量工具
針對小型企業,推出低門檻的性平評量工具,每年由員工匿名填寫。政府統計結果,但不公布企業名單,避免抗拒,逐步引導小企業提升自律。
性別平等是社會責任,也是職涯助力
《比薪水》調查結果顯示,台灣職場性別平等顯然有改善空間,尤其在傳統產業。
性別友善政策,不僅是社會責任,對勞動市場亦有正面影響。育兒友善制度可減少員工因家庭照顧需求而中斷職涯的情況,提升整體勞動市場效率。對於企業來說,也能提高留才率、組織穩定性。
職場性別平等,需要企業、政府、社會共同努力,改革制度、教育培訓、合理監督,打造更友善、公平的工作環境。
現在加入 LINE@ 破解比薪水積分,只要在 2025/06/05 至 2025/06/12 到比薪水「任務中心 > 兌換碼」輸入【遙遙性平路】,免費積分馬上拿!
問卷調查期間為 2025 年 4 月 22 日至 4 月 28 日,形式為網路問卷。有效樣本數 1,441 份,於 95% 信心水準、3% 誤差範圍內。本調查主要以男、女勞工為對象,非二元性別及不願透露性別者樣本數過少,故圖表僅呈現男性與女性數據。
職場性別平等你我有責,企業社會責任也很重要!
馬上下載比薪水 App,找出性別平等企業!
【延伸閱讀】
5 個不易發現的有毒職場特徵,及早發現保護自己!
74% 勞工身心出狀況,82% 支持心理假!職場心理健康迫待關注
霸凌零容忍!諮商心理師點出 8 個職場霸凌種類,陪你一起化解危機
全職神話崩解?每十人就有一人兼職,近半青年非典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