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調適假是什麼?2025 年 10 月新制上路,3 天心理假申請指南
身心調適假 2025 年 10 月 10 日上路:公務員每年 3 天,帶薪且免附醫療證明或診斷書,與病假、事假分開計算。高中職則已有心理假,試辦每學期 3 天。勞工身心調適假申請流程、理由、免費諮商資源懶人包。

2025 年 10 月 10 日起,政府推出「身心調適假」制度,讓公務員能名正言順休息調整,不用等到病倒才能請假!
身心調適假是台灣首創的心理健康假別。根據《比薪水》調查,高達 74% 勞工因職場壓力出現身心症狀,政府帶頭建立心理假,成為台灣職場心理健康的重大里程碑。
身心調適假是什麼?台灣首創心理健康假別
身心調適假是專為心理健康設計的假別,當你感到壓力、焦慮、情緒不穩時,可以暫停工作,休息恢復身心狀態。身心調適假不需要診斷證明,也不同於一般事假,重點在於提供身心狀態喘息的時間。
本政策預計在 2025 年 10 月 10 日「世界心理健康日」實施,象徵台灣對職場心理健康的重視。行政院修正《公務人員請假規則》,考試院也通過審議,讓身心調適假成為正式假別。
過去,許多人必須等到身心症狀嚴重到需要就醫,才能請病假休息。身心調適假降低了職場心理健康的求助門檻,避免壓力累積成疾病,也讓「心理需要休息」的概念普及,提供照顧機制。
請身心調適假不需證明!簡化流程,免醫療文件
身心調適假最大特色就是申請程序簡化,不需要提供任何醫療證明或診斷書,與現有的病假、事假性質不同。病假需要醫療證明,事假則是無薪假別。身心調適假介於兩者之間,申請流程簡單,依照一般請假程序,填寫請假單並註明「身心調適假」即可,主管不能要求提供額外證明文件、過度詢問請假原因,提供更人性化的選擇。
身心調適假可以按小時申請,不一定要請整天。彈性設計讓使用更靈活,例如可以請半天沉澱情緒,或是請 3 個小時去心理諮商,也降低需要休息者的負擔。
身心調適假理由怎麼寫?這些情況你都該申請
身心調適假不需要說明原因,也不用提供醫療證明。這種做法降低申請門檻,讓需要休息的人能更容易獲得協助。
常見的申請情境,包括:
- 工作壓力:專案期限緊迫、工作量暴增,或面臨重要決策時感到焦慮。
- 人際關係:與同事、主管衝突,或是職場霸凌造成的心理創傷。
- 生活變化:家庭變故、搬家等,導致情緒不穩定。
情緒狀態不佳,感到憂鬱、焦躁、失眠,影響正常工作,都是合理的申請理由,身體疲勞但未達疾病程度時也適用。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導致的身體不適,或是需要調整生活節奏時,都建議考慮使用身心調適假。
誰可以申請身心調適假?公務員、高中生都適用
身心調適假主要適用於公務員,一般勞工尚未納入適用範圍。此外,高中職學生也正在試辦身心調適假,提供不同身份、年齡全方位的心理照護。
身心調適假公務員請假規定
- 時間:每年 3 天,可按小時計算使用
- 法源:《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修正案
- 申請方式:填寫請假單註明「身心調適假」,可分次使用,不一定要連續請假,與病假、事假分開計算,不影響其他假別
- 給薪:併入事假計算但不扣薪,屬於帶薪假
目前,民間企業還沒有法定的身心調適假。不過,部分企業可能將其列為福利假別,或是納入特休假的彈性運用中。勞工若有身心調適需求,可以向公司詢問相關政策。
身心調適假高中生請假規定
教育部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正在高中職試辦身心調適假。112 學年度下學期開始,已有 42 所學校參與試辦,每學期提供 3 天假期。這項政策因應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升學焦慮、青春期身心發展需求。
- 時間:高中職每學期 3 天,可按半日或整日申請
- 法源:《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身心調適假實施注意事項》
- 申請方式:需家長同意證明,各校依試辦計畫制定辦法
試辦時,定期學業成績評量(段考)、學期補考期間不適用身心調適假,請假學生也不得領全勤獎。不過,學校不能因此扣分或給予不利處分,但會將請假情況提供輔導室參考,必要時提供進一步協助。
為什麼需要身心調適假?職場壓力大,心理假呼聲高
身心調適假,改善了台灣長期以來的身心健康問題。《比薪水》職場心理健康調查顯示,74.2% 勞工曾因職場壓力出現身心症狀,52.4% 遇過職場霸凌或歧視。還有 72.3% 出現身心症狀的勞工,無法從公司獲得任何支援。也就是說,員工面對困境只能獨自承受,或是尋求外部協助。
台灣請假制度深受出勤主義影響,往往要求員工「病到一定程度」才能休息,忽略了「預防性照護」的重要性。身心調適假填補這個缺口,讓員工適時休息,保護個人健康,也有助於提升職場生產力。
身心健康假以外的免費政府心理健康資源
除了身心調適假,政府也提供多項心理健康支持資源,協助民眾獲得專業協助:
青壯族群免費諮商方案
- 適用對象:15-45歲,每人每年度 3 次免費心理諮商
- 申請方式:查詢合作機構後直接預約,需攜帶身分證明文件
- 實施時間:2024 年 8 月起(原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勞工族群免費諮商方案
- 適用對象:勞工、職災保險投保者,每人每年度 6 次免費心理諮商
- 申請方式:致電各區「勞工健康服務辦公室」或免付費專線 0800-068-580
- 實施時間:2015 年起,2024 年開始擴大實施
青壯年方案可至衛福部「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專區查詢,勞工方案則可至「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官網查詢聯絡方式。兩項方案可以同時使用。
以上免費諮商資源,搭配身心調適假使用,能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照護!
勞工何時能申請身心調適假?
截至 2025 年,身心調適假只適用於公務員,一般勞工尚未納入法定適用範圍。
部分企業可能主動將身心調適假列為福利假,或納入特休假的彈性運用中。建立心理假制度,不只裨益員工,也對缺工時代的留才有幫助。員工身心健康改善後,工作效率和創造力都會提升,也能減少因壓力導致的請病假或離職情況。
勞工如果有身心調適需求,可以向公司詢問是否有類似福利,或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心理健康資源。政府帶頭實施身心調適假,也是呼籲民間企業重視員工心理健康。台灣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提升,未來是否擴及一般勞工,仍需觀察政策發展。
職場心理健康正式受到重視,
馬上下載比薪水 App,找出提供身心調適假的公司!
【延伸閱讀】
安靜蓬勃正發生!台灣職場新趨勢,勞工內在心理健康有一套
不請假才是問題!出勤主義不只拖垮公司,還有你的人生
74% 勞工身心出狀況,82% 支持心理假!職場心理健康迫待關注
有生理假卻不敢請?從台灣到西班牙,看制度如何影響女性職涯